close

 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喜歡存錢,省下的每一塊銅板都存進銀行,而不是隨意花掉。雖說眼下不少時尚潮人譏諷“有錢不花是傻瓜”,但我堅定認為,量入為出,積谷防飢,絕非壞事。
  這是從百姓私人的角度說事。但若放在公家位置,“不會花錢”則另有說道。前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便透露,財政資金結轉偏大,“大概好幾百個億,甚至會超過一千個億”。人大有關人士認為,“有錢不花會影響發展”。
  預算好的財政資金,到年末卻未能花出去,幾百億甚至上千億地躺在賬簿上“睡大覺”,肯定是個問題。尤其是對於我們這樣整體處於高速發展中的社會,諸多建設皆處於“資金饑渴”狀態,一方嗷嗷待哺,另一方卻閑置冬眠,其低效和浪費顯而易見。
  但是,作為公共財政的管理者,“公家錢”不亂花,沒有好項目,或者監管執行不落實,絕不隨意開閘放流,而寧肯暫時將資金結轉下來,則體現出“守門人”的高度責任感。尤其是多年來,人們見慣了用公家錢大手大腳,“仔花爺錢”不心疼的現象,如今財政資金倒有結餘,亦屬難得。
  值得追問的是,每年幾百億上千億的預算資金沒花出去,癥結究竟何在?是預算編製問題,還是執行不到位,抑或具體的操作流程不科學?從報道看,事關“發展”的專項資金閑置率較高,那麼,這就得拷問,在整個財政資金的大盤子里,用於“發展”的專項資金比例是否合適?眾所周知,廣東是第一經濟大省,但教育、衛生醫療等方面並未走在全國前列,有的民生保障還落後中西部甚至一些偏遠省區。那麼,為什麼不能將更多的資金用於這些方面呢?
  這似乎暴露出財政運用的一個深層問題,那便是多年來我們過多地將資金投到項目、工程等所謂“發展”上,而輕視忽略了對民生保障及公共服務方面的關照。我們說,“發展”的本質還是體現在民生幸福及公共福祉上。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,公共財政的天平無疑應更多向民生福祉方面傾斜。
  其實,“公家錢”說到底是取之於民,也理當用之於民。但究竟怎樣“用之於民”,則不能不說是我們公共財政運行中的一個短板。省人大承認“預算監督”是個薄弱環節,計劃今年實行全口徑的預算監督,並引進“第三方評估”機制,無疑值得期待。但要真正令公共資金花得好,用得其所,既不盲目亂花,又讓每筆支出都經濟合理,高效公正,顯然還需在體制機制的變革上多做文章。(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)
  閱盡  (原標題:巨額財政資金結轉癥結何在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thmrczqc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